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化学   779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330篇
综合类   82篇
数学   1233篇
物理学   1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31.
本文选取7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n=21)、中度组(NIHSS评分5~15分,n=24)、轻度组(NIHSS评分<5分,n=29),均接受血清copeptin和IL-18水平检测及螺旋CT成像检查。结果发现,随ACI神经功能缺损加重,血清copept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峰值时间升高,CBV、CBF异常下降。经ROC曲线显示,血清IL-18联合CBF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由上述结果可见螺旋CT成像参数、血清copeptin、IL-18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三者联合为临床实现ACI患者个体化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分析了二维超声(2DUS)联合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在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81例(共93个病变),均行2DUS及CEUS检查。结果显示,2DUS检出恶性病变17个,良性病变48个,诊断准确度69.89%(65/93)、敏感度53.13%(17/32)、特异度78.69%(48/61),阳性预测值为56.67%(17/30),阴性预测值为76.19%(48/63)。恶性病变达峰时间早于良性病变(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DUS联合CEUS-TIC参数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2DUS或CEUS单独检查(P<0.05)。因此可知,对于乳腺导管内病变,2DUS联合CEUS检查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3.
选取我院60例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探究CT检查参数对LSS的诊断价值及与疗效、腰椎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研究组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椎管横径、侧隐窝矢径、侧隐窝角小于对照组(P<0.05);CT各参数联合诊断LSS的AUC值大于任一参数单独诊断;疗效优良患者术后3个月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侧隐窝矢径、侧隐窝角大于治疗前及非优良患者(P<0.05);经偏相关性分析发现,CT检查参数与疗效显著相关(P<0.05)。说明LSS疗效、腰椎功能改善情况与椎管面积、硬膜囊面积、椎管矢径等关系密切,CT检查对指导临床完善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选取了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06例为甲状腺癌组,同期10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甲状腺腺瘤组,检测比较了两组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研究结果发现,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血清MK和VEGF水平与DTC患者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临床分期相关(P<0.05);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血清MK和VEGF水平联合诊断DT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弹性比值、蓝色面积比值、血清MK及VEGF水平与DTC患者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9、靶向Xklp2靶蛋白(TPX2)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PDCD)4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这些结果提示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血清MK及VEGF水平上调可能用来评估DTC患者病情程度及肿瘤恶性程度,三者联合对DTC具有可靠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多相催化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催化剂的理性设计/筛选是现代催化化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其中,火山型曲线是一个的重要工具。它指出对于一个催化反应来说,其催化活性针对关键物种吸附能来说呈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要求最佳催化剂对中间体的吸附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近几十年来,密度泛函理论等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发展让许多催化剂表面反应微观物理量的计算成为了可能,这极大地拓展了火山型曲线的应用范围。 然而,对于火山型曲线根源的解释,人们却并非了解得十分清楚;一些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很多还是基于经验性的Sabatier原理:吸附太弱不利于吸附、太强不利于脱附。针对该问题的科学解析,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探究,试图以完全数学解析的方式回答催化反应中火山型曲线的必然存在性、产生根源及在催化活性预测中的内涵。本文采用了两步催化模型以及微动力学来进行速率方程的推导,并考虑BEP关系(基元反应的能垒与其反应焓存在线性关系)的应用,最终将整体反应速率转化为中间体吸附能相关的单值函数。基于对该函数的系列推导和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1)从数学上以一个完全的解析形式证明了催化反应中火山型曲线的存在。(2)通过对比催化反应与与之对应的气相反应,我们证明了:若无催化剂参与反应,则火山型曲线不会产生;由于催化剂表面的参与,随着催化剂吸附能力的增强,其表面会因为吸附作用而被占据毒化,导致反应速率存在一个最大值,即形成火山型曲线。从概念上讲,火山型曲线的根源是由“吸附过程引发表面活性位占据”这一自毒化效应造成的,它的存在可能体现为多相催化的基本属性。(3)数值模拟解析展示了表面反应与气相反应的区别,印证了我们的数学解析结论。同时,通过一定的简化,我们对火山型曲线中各部分的斜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吸附决速过程,催化反应和气相反应斜率相同,其差别主要出现在脱附决速过程。在此阶段由于吸附能过大,表面被毒化,表面反应速率开始下降;而气相反应的速率依然上升。(4)表面反应速率方程的分解和简化结果表明,最佳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空活性位点覆盖度和其BEP关系的斜率存在内在关联关系(θ*opt=1–α),据此讨论了其在催化剂寻优过程中的意义。尝试解释了(a)合成氨反应中正逆反应所需最佳催化剂不同的现象;(b)合成氨或CO甲烷化反应最佳催化剂为前过渡金属、而CO/NO氧化等为后过渡金属这一典型催化现象的物理图像。最后,针对火山型曲线理论框架在实际催化剂理论筛选寻优中的应用,我们简要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光解水制氢Pt基助催化剂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对电极材料设计方面的理论进展。  相似文献   
36.
桩基承载力计算程序GPILE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树立  Liang  Robert  Y等 《计算力学学报》2002,19(1):123-126
介绍了单桩和群桩承载力计算程序 GPILE。该程序利用 P-Y曲线、T-Z曲线和 Q-Z曲线将土体与桩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为一系列非线性弹簧 ,然后通过迭代求解桩的变形和内力。在计算群桩时可以考虑群桩效应。另外 ,还可以在桩基上增加上部结构 ,从而考虑桩基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7.
In this work, some inaccuracies and limitations of prior indentation theories, which are based o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the deformation theory of plasticity, are investigated. Effects of major material properties on the indentation load-deflection curve are examined via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es based on incremental plasticity theory. It is confirmed that subindenter deformation and stress-strain distribution from deformation plasticity theory are quite dissimila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incremental plasticity theory. We suggest an optimal data acquisition location, where the strain gradient is the least and the effect of friction is negligible. A new numerical approach to indentation techniques is then proposed by examining the FE solutions at the optimal point. Numerical regressions of obtained data exhibit that the strain-hardening exponent and yield strain are the two key parameters which govern the subindenter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indentation theory successfully provides a stress-strain curve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with an average error of less than 3%.  相似文献   
38.
In this paper, research on nonlinear dynamic behavior of a string-beam coupled system subjected to parametric and external excitations is presente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obtained for the nonlinear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the string-beam coupled system. The Galerkin's method is employed to simplify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to a set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wo degrees-of-freedom. The case of 1:2 internal resonance between the modes of the beam and string, principal parametric resonance for the beam, and primary resonance for the string is considered. The method of multiple scales i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nonlinear responses of the string-beam coupled system. Based on the averaged equation obtained here, the techniques of phase portrait, waveform, and Poincare map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periodic and chaotic motions. It is foun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jumping phenomena in the resonant response–frequency curves. It is indicated from the phase portrait and Poincare map that period-4, period-2, and periodic solutions and chaotic motions occur in the transverse nonlinear vibrations of the string-beam coupled system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39.
A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criterion of transition from the laminar to the turbulent flow regime on a stabilized plasmatron channel section is proposed. The technique uses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method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lasma flows. A criterial generaliz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makes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the boundary of transition from the laminar to the turbulent flow regime on a stabilized plasmatron channel section is propo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dependences derived in the study. A curve (analog of the neutral curve) separating the domains of existence of laminar and turbulent plasma flows in a cylindrical channel is constructed in the space of the plasmatron working parameters.Translated from Izvestiya Rossiiskoi Academii Nauk, Mekhanika Zhidkosti i Gaza, No. 5, 2004, pp. 49–61. 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4 by Sinkevich and Chikunov.  相似文献   
40.
机车曲轴镀铁修复疲劳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镀铁修复后的机车曲轴的疲劳性能进行检测试验,同时给出参照的新曲轴的疲劳性能参数,比较分析原件性能和镀铁修复后的疲劳性能的差异,从而判断在原工作环境下镀铁修复后机车曲轴的工作寿命如何变化,试验中采用42CrMoA棒材及其镀铁修复件进行比较,给出了最大应力—疲劳寿命的S—N曲线,从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因长期使用轴径磨损的曲轴镀铁修复后,其疲劳性能将有部分损失,疲劳极限下降9.68%,这意味着在较大的疲劳应力下工作的镀铁修复后曲轴,其疲劳寿命低于原件,因此应进一步研究镀铁修复的曲轴在实际工况下的疲劳极限,并改善镀铁工艺,提高疲劳极限,使镀铁修复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